雲台村[福建省泉州市下轄村]

雲台村[福建省泉州市下轄村]

雲台村坐落於泉州市南安霞美鎮,東鄰霞美鎮埔當村,西隔溪美鎮三堡村,南面雲台連理賽山,北有雲台山。地處溪美鎮與霞美鎮交接處。

基本信息

村情現況

雲台村,雲台,環境優美、依山傍水、山清水秀。地處南亞熱帶,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,年均溫度20.9℃,無霜期。全村管轄:金鋪、石壁頭和橋仔頭三個社區。

2013年普查,現有1171個居民。有陳,林,潘,鄭,吳5個姓,以姓陳,林人數居多,均為漢族。陳氏以居住在金鋪社區為主,石壁頭社區以林氏為主,潘氏、鄭氏、吳氏則居住在橋仔頭社區。

盛產水果,果樹覆蓋面積達85%,楊梅、龍眼、橄欖等名揚四海的水果,暢銷國內外,

當地農作物以水稻為主,飲食以米飯為主,屬閩南飲食習慣、方言為閩南語。

雲台由來

雲台雲台寺原址 雲台雲台寺原址
雲台村[福建省泉州市下轄村] 雲台村[福建省泉州市下轄村]
雲台村[福建省泉州市下轄村] 雲台村[福建省泉州市下轄村]

“雲台”在五代十國為“三十都”(至明朝劃歸三十二都),王延彬在泉州當官時,常與友人游於雙象峰下(今雲台村),且陶醉於山中的楊梅及其勝景時而常流連忘返。而後閩王(王審知)知曉一事,並親自駕臨,對其美景稱讚於口。之後王延彬並在此建設“雲台歌舞月榭”,以便閩各文武百官休閒度假,此地遂名“雲台村”。因王延彬治泉郡有政績,被閩王也封為“雲台侍中”。

人口民族

2013年普查,現有1171個居民。有陳,林,潘,鄭,吳5個姓,以姓陳,林人數居多,均為漢族。陳氏以居住在金鋪社區為主,石壁頭社區以林氏為主,潘氏、鄭氏、吳氏則居住在橋仔頭社區。

地理位置

雲台自然村,位於福建省南安市霞美鎮的西部,東臨埔當村,西靠三堡村接壤,南近雲台溪,北坐落雙象山。

氣候特徵

屬海洋性明顯的亞熱帶季風氣候,濕潤多雨,陽光充足,冬無嚴寒,夏無酷暑,夏秋季常受颱風影響,帶來狂風暴雨;年無霜期350天左右,年平均氣溫21℃,年降雨量在1000-1800毫米之間。

植物資源

盛產水果,果樹覆蓋面積達85%,楊梅、'楊桃、龍眼、橄欖、荔枝、香蕉等名揚四海的水果,暢銷國內外。當地農作物以水稻為主,飲食以米飯為主,

主要種植蘿蔔、白菜、大蔥、四季豆、西紅柿,地瓜,花生等蔬菜

動物資源

擁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、白鷺、野豬、眼鏡蛇、蟒蛇等生態野種。

人口民族

2013年普查,現有1171個居民。有陳,林,潘,鄭,吳5個姓,以姓陳,林人數居多,均為漢族。陳氏以居住在金鋪社區為主,石壁頭社區以林氏為主,潘氏、鄭氏、吳氏則居住在橋仔頭社區。

教育事業

雲台國小,雲台幼稚園

地方特產

雲台地瓜粉,雲台丸子,楊梅乾,糖水楊梅,鹹橄欖,醋橄欖,荔枝酒,楊梅酒

風景名勝

歷史旅遊景點:王延彬別館、雲台歌館、望梅亭、招賢館、涼峰院、招福院、雲台寺、薦福報恩禪院、鳳凰院等。

雲台山:稱為雲台的天然屏障。山形如二象山林,亦名雙象峰。因地處位置特殊,前有溪河,自然的美而成為達官貴人遊玩的好去處。王延彬任泉州刺史後,即在雲台山築別館。後成為王氏時來歌舞之地。

雲台山公園

雲台山森林公園,由雙象峰、雲台寺原址、雲台村果園基地組成。園區分為經濟果園基地、歷史文物保護區、原始森林保護區。經濟果園基地有梨子樹、橄欖樹、楊梅樹、龍眼樹、柿子等雲台五大經濟果樹;歷史文物保護區擁有2座南安一級重點文物古墓:五代太傅王延彬墓和宋太傅傅自得墓。原始森林保護區目前仍舊保留著閩南五代十國的原始生態環境,擁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、白鷺、野豬、眼鏡蛇、蟒蛇等生態野種。

著名人物

雲台村是塊天然的風水寶地-五代十國時,福建官員非常喜愛。雲台山,稱為雲台的天然屏障。山形如二象山林,亦名雙象峰。因地處位置特殊,前有溪河--雲台溪。

歷史上的雲台,因是塊天然的風水寶地,達官貴人,隱居人士,慕名而來,遊山玩水。時間久了,便居住此地。雲台村鼎盛時期,雲台人曾有18個姓(史,陳,吳,潘,鄭,林,傅,李,曾,丘,王,許,黃,何,胡,詹,蔡,洪)。而後因歷史演變,時代遷移等不可抗因素,只留下當今的陳,吳,潘,鄭,林5大姓。

史料記載南安重要古墓(共有5個)中2個葬於雲台村,分別為五代太傅王延彬墓和宋太傅傅自得墓。歷代文武官員及著名僧人、名人來此村遊玩相繼不少。

王延彬(886~930年),字表文,泉州刺史。

五代太傅王延彬墓,葬於雲台山下,現當地地名為“墓後”,位於雲台寺旁。宋太傅傅自得墓,葬於雲台山,現地名稱為“傅府山”,屬雲台山一角,山中矗坐著很多座石像,後相續被人盜走。當地歷史悠久,按史冊記載,可追溯到五代十國。五代十國時泉州刺史王延彬(885—930)曾到雲台建造別墅,建雲台歌館,蓋望梅亭,把當地報恩寺為雲台寺,雲台雙象山改為雲台山。每年梅果熟時,就帶妻兒老小到此度假嘗梅,時邀招賢館中寓賢和泉郡名士來賦詩酣飲。自號白雲侍中,自王延彬辟梅村十里後,此地之風歷久不衰,至今猶然。雲台的萬梅鄉石碑猶存。因王延彬治泉郡有政績,死後葬於此山。

陳知柔(?~1185年),字型仁,號休齋居士。在宋真宗、仁宗朝任諫議大夫、直龍圖閣學士。

陳知柔好山水,他從小聰穎,攻讀典籍。陳知柔與朱熹(同安主簿)為莫逆交,常與他於雲台山上酌酒賦詩,談論經義。知柔著《休齋詩話》、《梅青傳》等。

傅自得 (1116~1183年),字安道。任福建路提點刑獄司幹辦公事,不久,改任漳州通判。

南宋初期,秦檜當權,勾群結黨,不為利祿所誘被秦檜藉故黜免。孝宗繼位,傅自得恢復舊職。知漳州,卻又被讒言阻撓,改知興化軍。再任漳州知州。不久升直秘閣福建路轉運副使。後來辭官回鄉。其常與師傅朱熹及友人游於雲台山,求學於雲台山,飲酒作樂,流連忘返此山景色及並投入其懷抱,經常一呆就是十天半個月。淳熙十年(1183年)八月去世,後人將其墓安置南安縣雲台雙象峰下以完成其心愿。他的文章錄入於《至樂齋集》。

朱 熹(1130~1200年),字元晦,號晦庵,別稱紫陽。紹興十八年(1148年)登進士第。紹興二十一年,任泉州同安縣主簿。

朱熹每抵南安,必然要登上雲台山縱覽,又視其為龍首之脈,每每在此徘徊數日,並植竹數叢。曾於與許行、王力行、呂大奎、邱葵四大門徒遊覽於此地,並與學員-傅自得相友善,忘年之交陳知柔,常相攜登游雲台山勝境,並在此山探究經學奧秘,授徒講學。

史繼偕(史國老)(1560-1635年),字世程,號聯岳,太師、太子太師,

史繼偕明朝(熹宗朝)宰相,辭職家居在對望雲台石鼓山下的怡雲野築,並在雲台潛心著述及整理文獻,著作期間垂涎於雲台的山美,享受於雲台的水秀,並完成的著作有:《雲台藏稿》十六卷;《奏議》四卷;《八閩人物》四卷;《太史一家》一卷;《越章錄》四卷;《怡雲草》一卷,。墓在晉江磁灶馬四行山鋪燭台山。其典故有“李宅牆與史宅無乾”。

雲台寺的敗落

元至正十四年(1354年)雲台寺不知何故被燒毀,尋復建。當今雲台村落依舊存在很多與雲台寺相關聯的地名。關於雲台寺為何燒毀,至今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:雲台寺廟,歷史上一度在當地香火很旺,名聲很好,眾多達官貴人、僧徒慕名前往燒香駐留。在雲台寺不遠處,有座尼姑庵(今地名為後庵),後因雲台寺廟中某一僧徒暗中挖地道直達尼姑庵,與庵里德尼姑地下有私情。後被發現,名聲敗壞,被當時皇帝命令燒毀雲台寺和尼姑庵及其雲台其他遊玩建築。現雲台村金埔社區寺口坡(雲台寺的建址所在地),挖地三尺儘是碎瓦片、磚塊。

事件影響

雲台寺的敗落導致了史,陳,吳,潘,鄭,林,傅,李,曾,丘,王,許,黃,何,胡,詹,蔡,洪氏家族慢慢走向衰弱,並從雲台走出去,分布在全國各個地方。

20世紀60-70年代,當地政府號召當地民眾開山建池造家鄉,先後挖掘重多歷史寶物(也毀掉眾多文物)。其中較為重大的事件是:曾出土一座26斤純金觀音像、一把宋代某將軍寶劍、手持寶劍將軍石像以及古代金銀錢財不計其數。20世紀及21世紀期間,當地百姓進行挖地建築時不斷出現各種古幣及陶瓷等各種出土文物。

經濟發展

雲台工業開發區:隨著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,雲台先後規劃100畝為雲台工業開發區,引進三隆重工、泉州華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等10餘家企業入住,從而發展了經濟及帶動第三產業。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4846元,基本實現小康水平。

交通建設

交通線路有X338公路(南安縣級公路),可乘坐泉州公車12路、南安公交5路、8路、12路等公交路線到雲台即可。

相關詞條

相關搜尋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